全国重点城市联盟网站 百城联盟
手机报 电子版 微信公众号
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2025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Aging × AI·衰老机制解析与AI赋能分会成功举行

2025-11-04 21:45:23    来源:    责任编辑:

2025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Aging × AI·衰老机制解析与AI赋能分会在成都高新区举行,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及创新企业的专家学者围绕衰老机制、检测、干预,以及人工智能在衰老研究中的应用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1762246827515471.jpg

活动现场

1762246859928054.jpg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理事长汤超为会议致辞,强调了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推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衰老研究交叉融合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并呼吁通过跨学科、产学研的紧密协作,共同助力健康老龄化。

随后,多位在衰老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的专家学者分享最新成果。

1762246887122484.png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研究员叶静

分享了一种通过去磷酸化γH2AX来特异性地抑制端粒DNA损伤反应的衰老抑制机制,为开发干预衰老及相关疾病的新型策略提供了潜在方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刘强

在报告中深入探讨了表观遗传调控异常在脑衰老与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机制,揭示了正常线粒体嵴超微结构在维持谷氨酸水平中的生理作用,展示了tsRNA在脑衰老及年龄相关性记忆衰退中的病理机制。

四川至善唯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彪

分享了rAAV基因药物在衰老相关疾病领域的研发与临床进展,介绍了rAAV药物研发和生产的平台化技术,可将rAAV基因药物研发周期从数年缩短到1~2年,将昂贵的药物生产成本降低至1/10以下。

海南医科大学/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研究员王建伟

重点阐述了造血干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基因组结构变化在衰老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等,为理解造血干细胞衰老及其干预策略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南方科技大学副研究员吕宇轩

介绍了其团队开发的“FlyTower+AI System”。该平台结合模块化垂直叠加硬件与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行为分析,实现对动物个体寿命及多维健康寿命指标的高通量、精准、连续监测,为衰老药物的研发与转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PI韩敬东

介绍了在表型图像和单细胞时钟研究中结合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实践,并讨论了团队利用人工智能破译衰老和疾病状态的最新成果,以及用于单细胞衰老轨迹和扰动分析的衰老鉴定方法,为开发延缓衰老、防治衰老相关疾病的全新策略提供了重要突破口。

睿健毅联医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创始人、CEO魏君

介绍了“AI+化学诱导”综合研发平台。该平台覆盖从机制解析到功能重塑的全流程。首款基于此平台开发的帕金森病细胞治疗产品已进入临床阶段,展现出良好的转化前景。

本次会议聚焦衰老研究前沿,充分展示了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解析衰老机制、赋能衰老干预技术等的巨大推动作用。

1762247025552638.png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跨学科、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将是未来攻克衰老相关疾病、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关键路径,有望催生更多原创性、引领性的重大科研成果,为我国在生物医药前沿领域占据制高点贡献力量。

作为本次会议举办地,成都高新区在生物技术创新与衰老研究领域已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与协同创新生态。依托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天府锦城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成都高新区已构建起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开发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汇聚了一批具有全球视野的创新型企业与顶尖科研力量。

区域内企业及机构在衰老相关疾病的机制探索、药物研发与干预技术方面持续取得突破,展现了强大的源头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活力。例如,睿健医药自主研发的NouvNeu001注射液,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II期的iPSC衍生帕金森病治疗产品。

image.png

未来

成都高新区将加速构建“研发-转化-生产-应用”全链条产业生态,以创新驱动为引擎,以产业升级为目标,大力引育高层次人才,不断强化政策支持与要素保障,持续推动AI医疗、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全力助推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为人类健康与衰老干预研究贡献更多“高新”力量。

相关新闻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