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城市联盟网站 百城联盟
手机报 电子版 微信公众号
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时评:从2名公务员因执行领导命令被判滥用职权罪给人的反思

2020-06-13 23:39:26    来源:    责任编辑:

 

特约评论员:李安

大多数体制内的朋友一定会坚定贯彻执行,哪怕心里不认可,但官大一级压死人,上命难为,自己毕竟还要在单位里混下去,再说了,领有网友问:领导真让人难以忍受,经常下一些莫名其妙的命令;他轻松一句话,下面累死人。领导的命令明明是错的,我为什么要执行?

这可能是每个人职场生涯中都会碰到的问题,有时你觉得领导的安排不合情不合理,会忍不住去质疑或消极执行,有时即使按照吩咐做了,也不是心甘情愿,做的过程中总是打点折扣。

但这样带来的后果,很可能就被认为是挑战领导权威或与他不是一条心,最后被雪藏,被孤立。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时,我们到底该如何应对呢?

1

为什么你和领导的想法会有分岐?

在职场上,下属和领导的想法有分岐主要来自于几个原因:

1、立场不同

这是最根本的原因,领导的决策可能是从整个公司、整个部门整体的利益考虑,或是个人团队管理的统筹考虑。

而下属评判的标准更可能是从自身的利益或员工的层面去考虑,双方的出发点不完成一致,就容易产生分岐。

举个例子:

没有和当事员工沟通,也没有对你解释,领导就让你接替某个同事的工作,将那个同事悄无事息地架空。

而在你眼中,那个同事一直兢兢业业。

你会怎么看?会觉得领导太冷酷,公司太无情?也会觉得良心不安,好象你自己抢了别人的东西一样了。

但事实呢?可能是那个同事触犯了公司的某些底线,但为着他未来的考虑,公司也不想把事情闹大,只是等有人接替了他的工作后,让他自愿以离职而了结此事。

也或者是公司准备开拓新业务,对他另有任用,让他参与前期的筹备,但在最终对外公布之前,希望尽可能少的人知道此事,故对工作变更也是低调处理。

而这些,领导都不便于把细节向下属一一解释,自然容易产生误会。

2、格局不同

领导考虑事情的层面和普通的员工有很大的差异,很多时候的决策,是从更高层面更远目标所做出的理性决定。

你认为错的,也许正是公司永续经营的必经之路,只是你的经验,你的格局没有达到,就无法想到那么久远。

如果都是从员工的角度去判断一件事情是对是错进而选择是否执行,很有可能就是坐井观天,只是一个片面、短视的行为。

我就有切身的体会。

在做无线营销时,部门独立出去,和另一家公司合并成立了合资公司。

新上任的领导第一个举措,就是给销售团队放出话,对每个行业的标杆企业,免费试投;已经签约的标杆企业,实际投放时按照1:3来配送。

对这一点,我特别不理解,认为这是公司对自己的媒体品牌自降身价,搞得和市面上的群发一样低端。

为这事,几次和总经理争论,最后的结局是我最终被调回总部。

而认识到自己的格局狭隘还是在回到总部后。

离开业务一线,站在第三方角度再总经理的决策,确实是高瞻远瞩。

为行业标杆免费试投,再以它们已经成为我们的客户去吸引行业其他客户跟进,很有效果;而执行时加大配送,让发布效果非常理想,客户又会加大预算,而那些配送的资源原本就是闲置的资源,用于大客户的效果维护,反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执行领导的决策是员工必须遵守的职场规则,但执行不是机械地说一做一,而是把事情做好,通过执行让决策达到最好的结果。

要弥补领导的决策考虑不周,我们需要巧妙地去影响领导的决策,而复述领导的观点,表明自己和他是同一阵营,再提出自己的优化方案更容易被领导接受;

用“好”“没问题”作为接到任务后的开场白,再提出优化建议,能让你在影响领导决策时事半功倍。

这让壹休想起之前一位读者的私信,与上司之间有分歧,到底要不要之间反抗?

其实这个问题涉及的是职场中的向上管理能力。

正面刚那是肯定不行的,自己不说又委屈了。

怎么办?壹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用领导可以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

领导也是凡人,谁都有犯错的时候。

相关新闻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