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宜居环境。(陈嘉新摄)
带走垃圾,留下洁净环境;加力建设,守护绿水青山。昨日下午,厦门市同安区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在银湖公园开展“健步行·洁净家园”环保志愿服务活动,拉开第49个“六五”世界环境日系列宣传活动的序幕。
绿色生态是厦门同安的烫金名片。厦门市同安区环委办主任、生态环境局局长潘飞舟表示,系列活动的举办,旨在广泛动员,营造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氛围,为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富美同安”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多渠道动员
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沿公园绿道步行,随手捡拾烟头、纸屑等垃圾……昨日,同安生态环境局、青岛啤酒(厦门)有限公司70多名环保志愿者以银湖公园为起点,绕西溪而行,展开了一场洁净家园志愿服务活动。虽然汗水浸湿了衣服,但看见河岸两旁的绿色又多了几许,志愿者们还是觉得“值得”。“我们已经连续十多年在世界环境日举办环保活动了!”公司总经理刘凇告诉记者,活动不仅展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也增强了员工们的环保意识。
以世界环境日为契机,同安区还将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通报表扬2019年蓝天保卫战16个先进集体和50名先进个人,营造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编印《保护同安“千吨万人”饮用水源地——石垄水库》宣传手册,组织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宣教活动……此外,同安区环境执法大队还将联合同安工业集中区物业管理公司,通过微信和入企等方式,将环境违法案例“带下去”,把企业的环保意识“提上来”。
“全民环保意识的提升,有利于更快更好地推进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富美同安’建设。”同安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郑小华说,希望系列宣传活动能够带动更多群众和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员和推动者。
全方位加力
打造青山绿水生态之城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回首2019,厦门市同安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成效颇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新方面,同安区实现了“五个率先”:率先全市创立首个启动资金达100万元的生态环境损害修复专项资金;率先全市通过司法程序完成生态损害赔偿案件;率先组建区生态环保督察工作专班,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做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交办信访件交账销号工作;率先建立生态环境宣传工作长效机制,环保督察舆论宣传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率先建立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破解机制,实现六个100%,即禁养区生猪退养、实心黏土机砖厂、洗砂场、规模化牛蛙和畜禽养殖场、非法小石材加工厂、汀溪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非法小作坊和餐饮店及水产养殖场清退率100%。
潘飞舟表示,下一步,同安生态环境局将继续按照省、市生态环境部门和区委、区政府的统筹部署,以目标、问题、创新为导向,全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抓手,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巩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成果,全力助推同安区实现高质量赶超发展。
【数据】
昨日,同安生态环境局发布同安区2019年质量环境公报。数据显示,2019年,该区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其中,空气质量优良率99.67%、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72,均位居全市前列;汀溪水库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国、省控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值得关注的是,今年3月,隘头潭国控点排名国控断面水质全国第三,创下我省单月水质排名的历史最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