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6日,成都国万国采交易平台(简称“国万国采平台”)一次性通过国家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最高级别认证——三星级认证,标志着在流程设计、系统架构、风险防控、平台运营、安全保密、制度建设等方面均达到该项认证的最高级别和业内领先水平。
国万国采平台,是由成都三家市属国有企业、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与万科集团旗下集采平台采筑电商平台(简称“采筑”)共同出资组建的集采咨询服务平台,借鉴万科等龙头企业在集中招采、降本提效等方面的经验,探索推进具有成都特色的国有开发企业集中采购机制。
这也是市属国有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建圈强链”,降本、提质、增效的一次探索实践。而由万科牵头发起成立的采筑,2017年成立至今,已发展成国内领先的第三方B2B建材采购交易平台,通过输出专业能力,成立绿色认证联盟和数字化转型升级等方式,真实赋能产业链“朋友圈”。
依托平台优势,加快产业“建圈强链”
采筑与成都市属国企的合作始于2020年。成都市委领导在调研时发现市属国有开发企业成本较央企和市场化开发企业偏高。为此,成都市决定引入国内一流的第三方采购交易平台服务商,组建集采咨询服务合资公司,对大宗材料设备推行集中采购模式,助力市属国有开发企业降本、提质、增效,同时建立和沉淀属于成都市的专业供应链资源和能力。在对国内具备服务能力的第三方平台充分考察评比后,采筑脱颖而出。
成都国万前台(效果图)
2021年10月9日,成都轨道集团、成都兴城集团、成都城投集团、西南联交所与采筑共同出资成立成都国万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国万”)。三家市属国有企业各占股20%,西南联交所6%,采筑34%并负责公司日常运营管理。
成立5个多月以来,成都国万积极与多家市属国有开发企业沟通对接,初见成效:如通过为成都医疗健康投资集团5个代建项目的电梯、扶梯打捆招标提供集采咨询服务,实现降本30%;助力成都轨道城市投资集团电梯打捆招标项目,预计节约投资近千万元。
这只是一个开始。依托采筑的行业领先优势,成都国万加快产业“建圈强链”,持续助推先进资源、技术、产业整合引进,助力企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目标,为成都“新型材料”和“色低碳产业”等先进制造产业链的发展贡献力量。
践行“双碳”计划,推动绿碳供应链应用升级
万科的开放,催生了采筑;绿色低碳,是采筑的底色。
2021年,国家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据《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数据,建筑全过程碳排放占当年国家碳排放的51%,其中建材产业链又占了建筑碳排放53%。变革势在必行。
日前,国家发改委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有关情况,在回答现场记者提问时,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副司长薄昱民提出鼓励市场采信机制,并将采筑推广绿色建材应用作为优秀案例进行分享。
ACA采筑绿色认证联盟发布
2021年9月,采筑联合49家认证机构、采购商客户、检测机构,成立ACA采筑绿色认证联盟,通过行业权威力量,制定绿碳标准。目前,ACA采筑认证联盟已经为25家企业超过100款产品颁发绿碳通行证,另有超过50家企业已提出申请,正在开展认证工作。
通过ACA认证的企业,获得政府采信与采筑认可的绿碳通行证,相应的产品及供应商展示在采筑商城绿碳产品专区板块。如今,经认证的材料已经通过采筑平台,在超过700个在建项目上得到应用。采筑创始合伙人、总经理都军说,采筑对建材产业链绿色产品标准制定、产品认证和发布应用的新模式,得到了国家顶层政策和制度设计的相关部委的认可,为后续深度服务行业、大规模推广应用绿色建材打下了坚实基础。
采筑绿碳产品页面
根据计划,采筑在2023年将完成平台上50个品类的绿色采购认证,2024年争取建立起全品类的绿色建材产品库。低碳方面,今年将建立20个行业生产碳排放数据库,2023年制定建筑运行节能减排的方案。
数字化转型升级,重塑传统产业科技链
都军说,采筑是一家科技底色的产业互联网公司,而非房地产公司。
从第一笔5.1万元的外部订单,到2021年GMV(商品交易总额)突破2800亿元;来自万科的业务量从占总体业务量的91%左右,下降至14.5%;采购商从万科等少数几家,变成了2000家,供应商也从500家增长至超过5500家;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近百项……
交易金额和市场覆盖率上升背后,是采筑通过科技赋能,针对行业痛点持续寻找解决方案。工程采购是一项金额大、专业性强、周期长、复杂度高的高风险工作,传统的采购决策机制以人为核心,存在较大主观判断因素。如何提高建材采购的决策效率、降低决策风险、为企业实现降本提效,是工程采购行业的长期痛点。
采筑将AI算法融入工程采购流程,降低人为干预;对建材供应链的各环节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工程采购这一传统产业进行价值链重塑和进化。
招标机器人页面
在招标环节,采筑联合华侨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研发招标机器人BumbleBee,实现智能资格预审和AI评标,结果准确率100%,提升招标效率65%,目前已成功应用于5类产品。同时,在施工总承包招标中,招标机器人可以在30分钟内完成评标,比人工评标提效96倍。
在知识沉淀和应用领域,采筑牵头开发的问答机器人ANSWER,集成万科30余年的工程采购经验,覆盖86个产品品类和50万余条订单及交易相关数据,形成12000个专业案例,并持续深度学习,提供行业专业解决方案。截至2021年11月,问答机器人有效问答量12.5万次,回复准确率83%以上。
2021年,都军主持立项的国家级重点课题《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在数字营销中的应用研究》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研成果一等奖……
这些,仅是采筑科技创新的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