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城市联盟网站 百城联盟
手机报 电子版 微信公众号
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全睿娴院士为守护地球发声 页岩气页岩油研究引发海内外广泛关注

2020-12-15 12:03:14    来源:    责任编辑: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的家园。别让地球‘流浪’……”

那一部名字叫作《流浪地球》的影片,因保护地球的坚定情怀,感动了亿万人。

    日前,一位科研工作者关于页岩气页岩油不可开采的研究文章,因直击现实,观点犀利,捅破那一层早该捅破的“窗户纸”,经国内外媒体广泛传播后,据不完全统计达到近亿次点击率。

这位科研工作者就是新地震学说的研究者建立者、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全睿娴博士。

据了解,2020年10月28日下午,以“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题的第十四届环境与发展论坛在江苏南京召开,全睿娴院士应邀参会。她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在圆桌会议上公开发表了“页岩气页岩油不可取”的观点和主张,引起与会人员的重点关注。相关媒体就此专门采访了全睿娴院士。

 全睿娴院士表示,全世界都在关注能源开发和使用,而对能源的开发和使用的安全性、危害性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相关企业为了短期和局部利益最大化,不惜以破坏地球为代价,以达到企业自身的期望值。为此,全睿娴院士呼吁为了守护人类美丽的家园,保护地球生态自然环境,任何破坏地球生态、危害人类安全的行为,都应该得到制止。地球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每一个地球村的村民,对于地球的生态环境建设都应该是参与者,而非旁观者。

在揭示页岩气页岩油不可取的缘由中,全睿娴院士首先从地球的结构作出陈述和分析,从科学的角度指出地球运行与汽车行驶相似,同样需要石油和天然气等物质的润滑、减压、防冲撞、防摩擦,保温、隔热等调节;需要固体物质作为支架,支撑整个地球平衡平稳地运行。

通过回顾世界页岩气页岩油开采史及其惯用的开采方法,全睿娴院士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其中的弊端以及埋下了灾难的隐患,以至于全球性的种种灾难频频发生。 “不能再让这样的问题像‘皇帝的新装’一样,明知真相却避而不谈,心照不宣只顾追求眼前的短期利益。如果到现在大家还是视而不见,避而不谈,不主动去呼吁和制止这样可怕的破坏地球的行为,后果将不堪设想,人类只能自食其果。”近来年全球频频发生的山火、蝗灾、新冠以及异常天气所导致的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这还不足以引起全人类的反思吗?

她希望:世界各国应真心诚意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制定切实可行详细的方案和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减少对地下资源的过度依赖,减少甚至杜绝页岩气页岩油的开发利用,尽快开发更多的生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最大程度减少对地壳的破坏。

中国文学巨匠鲁迅曾言:“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现实,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就科学家而言,从事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的研究既需要有耐心、专心钻研的精神更需要有把自然界真实客观的一面呈现给世人的勇气,追求真理是科学家尤其是自然科学家的使命和责任。

全睿娴院士多年来专注自然科学研究,有许多研究成果思路新颖、主题鲜明、措施精准,在社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提出“板块移动”不是地震成因,是地震发生发展过程中一种外在表现形态。地震归纳总结有两大因素:一是外在因素,主要为天体引力,重心不稳重力不平衡;二是内在因素,主要为:地球的自转公转运动,地心吸引力。为了更好地推动地震预测科学,全睿娴院士担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地球运行规律与系统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积极联合气象、天文、地理、地质、物理、化学、卫星监测、大数据分析、统计、网络技术等学科,努力把地震预测工作提升到新高度、新境界。

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方面,全睿娴院士提出的建议措施包括:加强节能减排,加大对新能源、清洁能源的投入和开发利用,科学合理建立健全世界各国对地表及空气中污染物的转换机制和空间,建立健全各种环境保护机制,减少硬底化的建设面积,加大绿化建设的力度等。

针对中国西南震中区等地地质灾害,全睿娴院士研究并指出,需成立专业机构,对西南以及全国范围内的地质灾害进行全面的调查统计分析,重点是雨水汇合流向的测定,地形地貌地质的考察和测量,地处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水易发区域的乡镇的数量统计等,为治理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水提供客观真实的科学数据和依据。 

围绕我国城乡规划和建设,全睿娴院士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城市规划和建设缺失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缺乏对地球地壳总承载量的科学论证和认知能力。全国各地尚未制定和建立健全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如何防范及治理自然灾害的措施和标准,排洪排水排污设施不到位,导致每年全国各地出现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城市内涝、水污染等灾害。就如何防范和治理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城市内涝、水污染等,指出了方向和落地方案。

着眼雾霾治理问题,全睿娴院士认为:必须建立污染物科学平衡对等的转化对冲系统,比如:常年足够绿化比例的植物和植被;充足的雨雪,合理分布的河流、湖泊、湿地、瀑布等;足够置换污染物的自然通风系统……这些研究的主张,为我国出台相关治理措施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全睿娴院士指出,“地球母亲给予人类的宝贵资源应该共同享有和珍惜,地球资源的开发应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有序有计划的发展,对掠夺性、破坏性的开发,应该给予坚决制止,有序有计划的发展才能做到最大的节能减排,建立和平、和谐、干净、整洁、有序、生态环保的人类生存环境,应该是世界各国以及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

近年来,全睿娴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等方面高端研究交流活动,她以自己观察研究、科学视角和案例成果,赢得了大家的敬重和拥戴,更为世界各国加强环境方面顶层设计、充满关心和保障民生需求,发挥出积极推动作用。

11月7日,纪念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三十二周年暨第三十二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开幕式在京举行,全睿娴院士因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及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荣获第三十二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贡献奖”。

相关新闻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