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是区块链洗尽铅华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区块链的泡沫被打破,让技术逐渐走下神坛,这代表着人们已经开始正视区块链的真正价值。
2019,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但区块链该向底层技术还是应用发展,这个问题还没有定论。不少大型企业也在思索:To B or To C ? This is a question.
To B和To C其实真要说起来是殊途同归的,只不过从目标市场到最终营收的路径过程不同。To B全称B To B,即business to business可以理解为企业级应用服务,To C同理,是B To C,即business to custumer,是消费者端应用服务。
简单的说,B端就是挣企业的钱,C端就是挣消费者的钱。可即使区块链的概念越来越流行,但毕竟其受群还比较小众,普通老百姓很少有接触到这一概念的,就算部分接触到的也是听说村里的老张头、老李头被传销团伙给谝了,他们对区块链的印象更差。
C端市场一蹶不振,反观B端这边却呈现出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局面。BATJ纷纷站在技术发展的风口布局B端战略,从百度的All in AI开始,阿里巴巴也提出了“新零售、新金融、新能源、新技术”战略路线,并毫不费力地包揽了各大区块链专利数量榜单的冠军。
不仅如此,包括微软、亚马逊等大型企业也都将重点放到了B端,申请专利,抢占高点,玩的是不亦乐乎。在这样的氛围下,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区块链+电子发票、区块链+电子存证等“区块链+”产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金庸老爷子的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区块链“武林”中。各大“门派”为了利益掀起了一场场“腥风血雨”。可是,你要当得天下第一容易,但想要成为郭靖、黄蓉夫妇那样为了阻挡元军,舍身取义从而被普通老百姓铭记于心的大英雄可殊为不易。
同理,区块链行业想要打开市场,C端是其必须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曾有行业专家指出,DApp的俯冲跌落是来自于To C运营的失败。区块链似乎天生和C端运营有隔阂,普通老百姓很容易懂得共享单车如何使用,但你却很难用通俗的语言向他们解释区块链是什么。
究其原因,区块链的概念相对来说还是太抽象了,再加上各大厂商移动业务端对市场的渗透趋于饱和,区块链这项新兴技术确实难以在普通群众心中生根发芽。
既然这条路走不通,我们或许可以换个思路。
C端市场一直难以渗入,还是由于部分群众对区块链存在着偏见,但他们对利益没有偏见,如果我们从利益出发,让他们在获利的同时能够真正认识到区块链的优势,或许可以成为一条行得通的道路。
不仅如此,这一计划或者项目还需要有真正的价值,保证群众能够长期坚持并对其充满信心。这么说来,TSL——全球社群节点推广糖果计划,就是旨在联合群众的力量对抗币圈寒冬的一个具有持续价值的项目,这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其实,不少互联网巨头已经多次在C端做出了尝试。
例如去年,天猫和比利时安特卫普钻石交易所正式达成合作,双11时“比利时钻石馆”里的每一颗钻石都会附上唯一区块链“身份证”,增强了消费者的信任感,最终促使天猫的商品成交金额达到了2135亿,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有人说To C和To B是应用和底层技术之争。觉得应用是一时的,是短期的,底层技术的发展才是长久的。底层技术的重要性无可厚非,但是,有多少人还记得,底层技术就是为了应用而服务的?如果一直无法落地应用,长期发展底层技术还有何意义?
当区块链紧握住C端市场,或许才是这项技术真正落地的前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