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1日,两会在北京圆满结束。
2021年4月11日,伴侣动物保护志愿者项目办公室在北京正式成立,挂靠民政部直管的全国性志愿服务组织智慧乡村志愿服务中心,希望积极推动伴侣动物立法工作的进程。
2021年4月29日,中国绿发会伴侣动物工作组宣告成立,以“尊重生命,关爱动物”为理念,提升保护、关爱伴侣动物的思想。绿发会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性公益公募基金会,全国首批认定公募资格的16家慈善组织之一。
短短的两个月之内,以伴侣动物正式命名的公益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回望来时的艰辛,玄陵先生欣慰莫名。
2014年,玄陵先生在香港创立世界爱犬联盟,以“明文立法、禁食狗肉”为宗旨,冀望以平和的方式推动全世界立法禁食狗肉。随着公益活动的开展,世界爱犬联盟在美国、法国、日本均注册为慈善机构。唯独在中国大陆,从北京到上海、到广东,从公安部到农业部,再到省环保厅、民政厅、农业厅……,几经辗转,仍不得法。
2017年11月,世界爱犬联盟致函公安部,建议将伴侣动物保护列入公益活动目录,并指定业务主管单位。2018年,农业部在政协提案的回复中首次将狗狗定义为伴侣动物。
2020年初,玄陵先生数次致函农业部,畅谈伴侣动物保护、禁食犬猫国际公约。2020年5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将狗狗从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中剔除,并明确表示“随着人类文明进步和公众对动物保护的关注及偏爱,狗已从传统家畜特化为伴侣动物”。
今年两会过后,高层屡屡释放出积极的信号,建设生态文明、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等一浪高过一浪,犹如在荒林之中下了一场春雨,春雨过后,伴侣动物保护者们迸发出顽强的生命力,这也是玄陵先生常年为伴侣动物发声,谏言于上的结果。
这样的历史性时刻,还有很多。在推动伴侣动物保护立法,呼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上,玄陵先生带领着世界爱犬联盟,一路走来,有时虽好比“向沙漠洒水,在激流中打桩”,但因先生坚定的信念,强烈的愿望,为国家文明、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甘愿舍弃一切,世界爱犬联盟才有如今,在国内外发一声而震耳发聩的影响力。
关爱伴侣动物,体现着社会的温度;为保护伴侣动物立法,彰显了国家的文明程度。玄陵先生乐见在这条路上,有更多与世界爱犬联盟有共同理念的有识之士参与进来。随着伴侣动物保护公益组织的纷纷成立,我们有理由相信,伴侣动物保护立法未来可期!